English

创新 为华茂成功奠基

深化国企改革 打好攻坚战役
2000-11-22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陈续 我有话说

享有中国棉纺行业排头兵美誉的安徽华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连续25年盈利的良好势头,成为纺织这个“夕阳行业”中一轮充满生机和活力的“朝阳”——

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纪之交,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已被判定为“夕阳产业”。

作为“夕阳产业”中的一员,在安庆纺织厂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安徽华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凭着13.99万枚纱锭和2.36万枚线锭的生产规模和棉纱、坯布等纺织初级产品,却取得了许多朝阳行业企业也无法望其项背的佳绩:企业连续25年盈利,今年上半年又以每股收益0.32元的业绩,位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效益排名第39位;同时,自1995年以来,一直位居全国棉纺行业经济效益前茅,在同规模企业中稳坐头把交椅,万枚锭盈利水平达千万元。

“只有夕阳行业,没有夕阳企业,夕阳行业中照样能够诞生出朝阳企业”。华茂人为自己的企业而骄傲。

华茂共识:惟有不断的技术创新,才能使企业永远领先一步

在企业发展过程中,华茂人清醒认识到,改革的效益是激发人的活力,管理的效益是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和装备的能力。要想使“活力”永葆,“能力”超群,必须在不断强化管理的前提下,以技术的领先赢得企业的领先。

为此,华茂人启动了全方位、全过程的技术创新工程。

结合质量管理要求和国际纺织品高档化消费趋势,他们瞄准棉纺行业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攻关。先后解决了细纱毛羽难题,攻克了纺部40*40、织部80*99和降低小疵点的目标,使华茂产品成为生产高档、名牌服装大公司的“第一选择”。

围绕“产品走在市场之前”的目标,华茂人狠抓新产品开发。先后开发出120S纱、胺纶包芯纱、防羽绒布、防静电布、纬长丝织物、缎条纹细布等新品种240只,以技术含量赢得了“超额”利润。

围绕产品升级换代目标,他们投资2亿多元,逐步引进、更新了包括国内第一条并卷联合机、世界一流配备并纱和细捻设备、全套乌斯特检测设备在内的生产与检验装备,使企业具备了高档次、高质量、高附加值、高效益的生产能力。

华茂原则:使每一次创新都成为企业在市场制高点上的攀升

华茂有一个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现象:销售人员远远少于技术人员,其比例为1∶20左右。技术中心由公司董事长华冠雄亲自出任主任,中心内除了各环节技术人员,还有销售人员加盟——他们是中心的“信息源”、“风向标”。正是因为这样,华茂实现了技术创新领先市场,主导产品供不应求的良性循环。

“只有不对路的产品,没有不对路的市场。”面对动态多变的市场,华茂技术创新的方针是:在品种上坚持淘汰一批、改良一批、生产一批、储备一批、研制一批、不断提升产品档次,力争走在市场前列。在华茂的生产报表统计资料中,有这样的两组数字:“八五”期间,华茂纺部和织部累计翻改品种分别为6528台次和13392台次;1996年和1997年,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485台次、10704台次;而1998年一年,则分别是4156台次和7543台次。

1991年到1997年,华茂共开发新品种142只,平均每年20只多一点;而1998年则达到48只,1999年51只。

在疲软的市场面前,华茂依靠技术创新,抓住了疲软中的“兴奋点”,做到一枝独秀。同时,华茂在同行业大面积、大幅度亏损的情况下,悄悄地为市场复苏完成了技术和产品储备。从1999年开始,华茂的棉纱产品以高于其他企业每吨5000元左右的价格、100%的产销率谱写着市场“神话”。

华茂境界:把企业的事当做自家的事来办,让每分钱都发挥最大效益

“不搞技改等死,搞了技改找死”,是一个时期以来许多国有企业技术改造面临的两难境地的形象总结。对此,华茂人认为,不搞技改是必死无疑,搞技改只要量力而行、突出重点、务实求效,则有百利而无一害。

从表面看,华茂车间里的生产装备很不起眼。其实,这些设备的关键部位,早已升级换代了。华茂集团分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查显洲说,对技术改造,就像家里过日子一样,我们是重“内”不重“外”,重“用”不重“看”,从不为图漂亮、图洋气,花冤枉钱,背大包袱。

正是具备了“把企业事当做自家事来办”的境界,华茂人一直坚持进行低成本改造。在改造中,华茂坚持“短平快”和分期实施、宏观把握的原则,把每年的改造和引进项目列入企业ISO9000标准程序文件。在引进上,华茂坚持只引进关键性设备和竞争性设备,对于全自动络筒机、自动结经机、喷气织机、电子清纱器以及HVL、AFIS、USTER等先进装备,华茂舍得花钱引进到位;对设备选型,华茂坚持宁“土”勿“洋”原则,只要国产设备能达到技术、精度、工艺要求,绝不会引进国外产品。

也正是由于这种境界,华茂与其他同规模棉纺企业相比,不仅技术水平领先,财务费用也低2000万元左右。确保了在许多纺织企业已经陷入生存危机之时,华茂还能持续不断地投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,从而形成了“在发展中改造,在改造中更快发展”的良性循环。

技术创新,为华茂从“夕阳企业”中完成向“朝阳企业”的嬗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